是夜,有吵新房习俗,谚云:“三日无大小。”成亲那天新娘不多与客人说话,吵房时先逗新娘开口,看其衣裳纽扣,五颗纽扣说是“五子登科”,看其脚踝头,说是看老寿星。闹至午夜始散,新郎随出送客,喜娘始铺被褥,新娘即赏以红包,喜娘嫌不足则佯立不走,待增加后才出。新娘关房门,新人共吃“床头果”。新郎上床,新娘“坐花烛”,花烛不可吹灭,烛尽方可上床。
礼俗相交——社交礼
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说:“以宾礼亲邦国,春见曰朝,夏见曰宗,秋见曰觐,冬见曰遇,时见曰会,殷见曰同,时聘曰问,殷覜曰视。”《清史稿·礼志二》中说的“籓国通礼、山海诸国朝贡礼、敕封藩服礼、外国公使觐见礼、内外王公相见礼、京官相见礼、直省官相见礼、士庶相见礼”,实际上就是相见礼的内容。
在古代,人们最初相见,需要别人介绍才行,要求见的人,必须带上礼物,这就是行“贽礼”。所谓的“贽”就是初次相见的见面礼品,有“大贽”“小贽”之分。所谓“大贽”用的是玉帛,而禽兽、果脯等属于“小贽”。在相见的时候,要行作揖之礼。主人也需要行还贽之礼,送求见者礼品。
在行相见礼之时,有许多标准性的礼节动作,有稽首、顿首、空首、振动、吉拜、凶拜、奇拜、褒拜、肃拜等许多讲究。具体形式如下。
稽首:拜跪于地上,左手按右手,拱手并缓缓引头至地,良久方起。稽首也叫作“磕头”,是最尊敬的礼节。
顿首:跪拜于地上,引头至地、但头顿地即起。一般地位对等的人使用。
空首:拜跪于地上,两手拱于胸前与心平,再俯头至手,头不着地。空首是地位尊贵的人对地位卑贱的人的答拜。
振动:一般用于丧礼之上,先是顿首,再是空首,与先空首再顿首的吉拜是不同的,先是凶拜,然后踊而战栗,表示极大哀痛。
奇拜:就是一拜,一般用于燕礼、礼中,是国君拜臣下之礼。汉代称为“雅拜”,先屈一膝,然后空首拜。
褒拜:也叫再拜,行使两次以上的空首礼。
肃拜:古代女子的相见之礼,即屈膝跪地,垂手不至于地而头微俯。
礼制规定,一般的常礼是两拜稽首,到了清初,一般是一跪三叩首。每当朝会大典的时候,臣下对皇帝行使三跪九叩首之礼,是最为尊贵的礼节。
网友留言